第526节


    于是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包括苏教授与和志民两人都是这么想的。
    当王学新在办公室里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对着图纸兴奋的讨论着。
    看到王学新走进来,苏教授就高兴的说道:“营长,你来得正好,你给我们拿个主意,下一步咱们该怎么改进x1。我说要增加射程,老和非说要提升速度……”
    “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改进‘高火’的问题?”王学新打断了苏教授的话。
    “改进‘高火’?”
    苏教授与和志民两人面面相觑。
    和志民上前说:“营长,咱们的人手就那么多,要是用于改进‘高火’,只怕x1就要先放一放了!”
    “那就先放一放!”王学新说:“我相信,鬼子航空队在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敢轻易与我军作战,也不敢再像之前一样轰炸运城。因此,x1的改进可以缓一缓!”
    苏教授迟疑了下,就奇怪的问:“营长,你为什么会认为‘高火’的改进更重要?如果x1拥有更远的射程或是更快的速度,在将来的战场上难道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不否认这一点!”王学新回答:“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因为战机航程的问题,我们不管把x1改进得多么优秀,始终无法依靠它……确切的说是单独依靠它夺取制空权?”
    苏教授想了想,就点头表示想明白了。
    这其实不难理解,x1再厉害也无法弥补“霍克81”与“零战”在航程上的巨大差距。
    因此,就算把x1改进、改进再改进……
    那又能怎么样呢?
    鬼子航空队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时x1打谁去?
    和志民则疑惑的问了声:“营长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利用‘高火’夺取制空权?”
    王学新点了点头。
    和志民肯眼睛霎时就亮了起来:“提升‘高火’的速度用来打飞机?”
    王学新摇了摇头。
    这方案虽说理论上可行,但代价太大了。
    “高火”虽然便宜,但终究是个有陀螺仪有近炸引信还有八百公斤装药的玩意,它显然比高射炮炮弹要贵得多。
    把它当作高射炮炮弹打,那不是八路军能打得起的。
    第937章 脉冲发动机
    王学新直接说出了答案:“增加‘高火’的射程!”
    苏教授疑惑的说:“营长,增加‘高火’的射程的确可以做到,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发射药和增加火箭发动机个数的方法解决,但是……鬼子还会上当吗?”
    苏教授最后一句话“鬼子还会上当吗?”说的有些莫名其妙的。
    不过王学新却能呼懂,苏教授以为,王学新还是打着将“高火”发射到空中让鬼子来拦截,然后再炸倒一片的打算。
    王学新回答:“鬼子不会上当,他们当然不会拦截!”
    “那你这是……”这一来苏教授就有些懵了,想了想,苏教授又问了声:“那营长增加射程,是为了打鬼子重炮?”
    接着又自言自语的解释道:“这也不对啊,打鬼子重炮,以‘高火’目前的射程已经足够了。何况咱们航空队还占据优势拥有制空权,鬼子重炮只怕再也不敢轰炸运城了!”
    苏教授还是有些军事方面的知识的。
    这也是苏教授与和志民两人能成为研发团队的领头人的原因之一。
    苏教授除了拥有物理机械知识外还因为一直关心国内军事和战况,于是懂一些军事理论。
    和志民除了拥有飞机制造方面的特长外,还很擅长数学计算和分析。
    这两人结合互通有无,可以算是对军工制造一个很好的对接。
    比如此时,和志民就有些听不懂王学新和苏教授之间说的话:
    明明讨论的是“高火”射程的问题,为什么会说“鬼子不会上当”?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为什么“高火”目前的射程打鬼子重炮足够?难道不是射程越远越好吗?
    为什么八路军掌握了有限的制空权,鬼子重炮就不敢轰炸运城?鬼子难道不会派飞机保护重炮吗?
    这其中只要一点有疑问或是不理解,这思路就很难下去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于是就跟听天书似的。
    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苏教授能听明白就行了,大不了会后再花点时间跟和志民解释清楚。
    王学新不答反问:“苏老,如果只是改进发射药增加燃烧值,或者增加火箭发动机个数,能把射程增加多少?”
    苏教授愣了下,想了想就回答:“具体还不清楚,不过……应该可以增加二十公里吧?”
    说着苏教授就把目光转向了和志民,这方面是和志民擅长的。
    和志民心算了一会儿,就点头道:“差不多,因为火箭发动机个数无法无上限往上加,增加之后,它本身的重量也需要消耗能量,风阻也会增加!”
    “加二十公里!”王学新说:“这与我军的作战要求相去甚远啊!”
    苏教授听到“相去甚远”这个词就暗吃一惊,略带迟疑的问:“营长,我军的作战要求是多少?”
    “最少200公里!”
    苏教授与和志民听到这数字不约而同的倒抽了一口凉气全都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和志民才说道:“营长,你这就是为难我们了,200公里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从这都能飞到西安了。”
    “营长!”苏教授语重心长的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咱们这‘高火’能有五十公里的射程,改进后要是能到七十公里的射程,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我们可以把射程一点一点增加,先做到七十公里,再做到一百公里……这一上来就要求200公里,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点?”
    和志民紧接着又补充道:“而且也很难实现,就像刚才说的,无论是改进发射药还是增加发动机数量,都无法提升到200公里……”
    “如果我们换一款发动机呢?”王学新打断了和志民的话。
    “换一台更有效率的发动机的确有可能!”和志民回答:“但我们除了火箭发动机外,没有任何生产发动机的技术……”
    这说是实话,八路军此时的工业只是刚起步,而且还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军事工业都是生产枪支弹药的,以现在的条件研发发动机……那是想都不用想。
    王学新没有多做解释,只是从腰间拿过挎包从中取出一叠文件递了上去,说:“这是从鹰酱那买来的发动机技术,他们认为这款发动机过于简单过于粗糙,而且使用起来很危险也有很多缺点,他们打算弃之不用,我把它的技术买了下来!”
    王学新这话是半真半假。
    前半部份是假的。
    这技术不是来自鹰酱而是来自系统,确切的说,是来自汉斯,也就是v1导弹使用的喷气式脉冲发动机。
    后半部份是真的。
    这款发动机的确简单、粗糙、危险,另外还有许多很难改进的缺点,比如维护困难、只能在较低海拔高度工作,进气口的活门很快就会被磨损穿透等等。
    这种发动机显然是不适合用在飞机上的。
    因为飞机是要重复使用一遍又一遍的起飞、降落、高强度作战等等,用这种发动机简直就是自杀。
    但v1导弹……这玩意却是一次性的东西,打出去后不管是否命中目标都会连同发动机一起炸成碎片。
    那么,对发动机的质量还有那么高的要求吗?
    还需要计算它的寿命吗?
    还需要考虑它维修、保养方面的问题吗?
    甚至它只能在低海拔高度工作的缺点也算不上什么问题,因为v1导弹并不要求在高海拔飞行。
    和志民初时还不以为然。
    这并不是说和志民不相信这款发动机,而是他认为,即便拥有这款发动机的技术,八路军也很难生产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王学新给的资料,他连看都懒得看。
    然而,等和志民翻了几页,却是越看越心惊……这东西的工作原理几乎就跟汽车发动机差不多:吸入空气在燃烧室里与燃料混合后被火花塞点燃,然后喷射气流产生推力,接着再重复这动作。
    可以说,它差不多就是一个小火炉。
    八路军要是生产起来……可能也有困难。
    不过,如果是一次性产品,制作再粗糙一些也没什么关系吧?
    第938章 温水煮青蛙
    苏教授看着这脉冲发动机就有些奇怪了,他问王学新:“营长,200公里的射程,咱们要能打这么远的玩意做什么?”
    王学新没有说话。
    然后苏教授就明白了:“营长还是别说了,这问题我就不该问!”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有些东西我不方便透露太多,希望苏老和老理解!”
    “理解理解!”
    “当然理解!”
    苏教授与和志民两人忙不迭的回答。
    这并不是王学新不相信他们两人。
    实际上,如果要泄密的话,苏教授与和志民两人知道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
    问题是他们是科研人员,涉及到军事机密的东西,他们没必要知道得太多就尽量不知道为好。
    王学新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x1不是受限于“霍克81”这个搭截平台而无法深入鬼子区域作战吗?
    另一方面希望从鹰酱那进口更先进的战机也基本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换一种思路,也就是从“高火”入手。
    这时期战场上经常传着一种套话,比如对付狙击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狙击手。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一大串看似有道理的说法:
    对付坦克最好的装备就是坦克。
    对付战机最好的装备就是战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新书推荐: 女主天下 偷揽昼春 至尊修罗 娇娇媳妇在年代文里做团宠 神级高手 武逆 霸爱 红尘 战龙 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