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烧饼吗?”张冬从来没有听万安说起过他会做烧饼的事情,“如果你不会做烧饼的话,可以交给我来做,感觉做烧饼和做煎饼没什么区别。”
万安没做过烧饼,但他见别人做过烧饼,知道做烧饼的步骤。
对于自己的手艺,万安有一种莫名的自信,“做烧饼还不简单,看看就会了。”
张冬听到万安说的大话忍不住笑出声,没有开口挑破他吹的牛皮,带着笑意说道:“行了,我等着看你做烧饼的本事。”
万安听到冬哥儿拿话挤兑他,也忍不住笑出声,“哎,冬哥儿,你别不相信啊,你刚才不也说了感觉做烧饼和做煎饼没什么区别吗?说不定我做的烧饼大家都抢着买嘞。”
“是是是,看把你能的。”张冬笑着应和,“我之所以说那话,是因为我会做饭,两个都是饼,做饼的方法一通百通,就算有差别也无所谓。我问你,你会做饭吗?”
“我当然会了!”上辈子他可没少在家做饭。
“是吗?那我可要仔细尝尝你做的饭味道怎么样了。”张冬不相信,以为万安嘴里说的会做饭是指会做烧米汤这类的饭。
“放心吧,保证能香掉你的舌头。”万安大言不惭地吹嘘自己的做饭手艺。
“哈哈哈……”张冬乐得哈哈大笑,万安真是个厚脸皮的家伙。
万安听到冬哥儿的笑声也跟着哈哈大笑,说等他们找好房子回到家就给他露一手。
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往城镇所在的方向走,丝毫不觉得疲倦,只觉得时间过得快,一眨眼的时间,他们便已经到达城门前,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等着城门打开以后进城。
万安和张冬走到队伍最后面排队,两人等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城门便从里面打开,官兵们站在城门口检查入城百姓携带的东西并且挨个收取百姓们的入城费——每个百姓收取一文钱的入城费,如果百姓是赶着车子进城或者挑着扁担进城做生意则在一文钱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文钱的入城费。
等排到他们两个时,万安将准备好的两文钱交给收钱的官爷,便拉着冬哥儿进了城。
万安和张冬两人进了城直接去看宅子,打算等确定好房子以后再去找铁匠帮忙做炉子,最后再在城里慢悠悠地逛集市。
可惜的是,万安说的三座宅子有两座宅子已经租出去,剩下那一座宅子主家只允许他们买,并不打算租出去给他们住。
万安问了主家这座宅子的价格,主家给出一个万安和张冬目前拿不出的数目——三十二两八贯八吊钱。
这下好了,事先看好的三座宅子全都不能住,万安和张冬有些失落。
“咱们去问问住在镇上的人,他们比咱们知道有哪些宅子可以租住。”
“也只能这样了。”
打定主意找人问可以租住的房子的事情以后,万安和张冬便以第三座宅子所在的巷子为起点开始找面善的人家询问附近是否有房子可以租给他们。
两人花费一个半时辰向人打听消息,得到的回答除了房子不准备租出去便是租出去的房子已经住了人,正在两人有些泄气,准备放弃的时候,有人告诉他们槐树巷有一对老夫妻要把他们的房子租出去。
万安和张冬向给告知他们这个消息的人道过谢以后便根据此人指的方向前往槐树巷,两人经过一番打听到了槐树巷,找到那对老夫妻的住处和他们说明了来意。
万安和张冬被这家老婆婆领着看了宅子,两人对这座房子十分满意——这座宅子有前后两个大院子,包括厨房和堂屋在内的六间青砖大瓦房,靠近厨房有一口水井,后院被这对夫妻种上了各种当下可以种的菜,还养着五只鸡。宅子和集市只隔着两条街,平日里去集市上买东西或者卖东西都很方便,从宅子去码头也只有不到一炷香的路程。
万安和张冬有意想要租下这座宅子,便和老婆婆攀谈起来,经过一番交谈,他们从老婆婆口中得知老婆婆家里的情况。
这对老夫妻姓孙,他们年轻时一直没有孩子,到了四十岁终于有了一个孩子,是个儿子。他们二十一岁的独子在三年前跟着东家跑船时意外遇到船匪劫船,情急之下跳入水中躲避匪徒的砍刀,至今下落不明。半个月前,这家的老爷子夜里起夜,出门去茅厕意外摔了一跤硬生生摔断了腿,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家里全靠老婆婆每日给人浣洗衣服维持家中开销。
老两口思来想去,想着他们如今年龄大了,不能一直靠干短工维持生计,他们既不想把镇上这座宅子卖掉,又不想在镇上坐吃山空,又想到乡下还有两亩田地和一座老宅子一直请大哥一家帮忙照看,两人商量一番后决定搬回乡下老宅子居住,种上两亩地自给自足,再把镇上这座宅子赁出去每月收些银钱当作他们的养老钱。
万安和张冬听老婆婆说完他们老两口的悲惨遭遇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犹豫。在他们俩来找这对老夫妻的路上已经提前商量过了,说是等见到人商量房租时尽量把每月的房租钱往下压压,毕竟他们手里的银钱数目有限,房租超过一定的数目便不是他们能负担的起的。看到眼前这对老夫妻的情况,万安和张冬担心孙老婆婆他们会狮子大开口,有些不想租,但又觉得老两口是可怜人。
“孙婆婆,你们将这座宅子赁出去,每月打算收多少银钱?”万安开口询问道,如果对方要的银子太多,他们就再去找其他宅子。